-
今年2月,柳鋼中金熱軋廠以“精益化、精細化、高效化”為核心導向,通過跨部門協同作戰與技術創新突破,實現生產效率與成本管控雙提升。當月交出亮眼成績單:最高日產量達3850.88噸,單班峰值1998.45噸,軋制速度突破28塊/小時,噸鋼電耗、天然氣單耗等關鍵指標不斷刷新最好水平,精細化管理成效顯著。
智能管控提速提產:換輥時間縮短15%
在熱軋廠主控室內,L2系統與PES平臺的數據實時聯動,構建起“停機實績-調度日志-軋機作業分析”三維評估體系。通過自主改造側導板自動定位系統和水處理集中控制系統,換輥時間縮短15%,軋制節奏提升10%。“以前換輥需要20分鐘,現在17分鐘就能完成,單日最高軋制量達到3850噸。”軋機操作工李師傅指著屏幕上的數據說道。
技術賦能降能耗:噸鋼天然氣耗下降18.77%
熱軋廠抓住1月年修契機,完成加熱爐爐筋橫管、縱管包棉改造及端墻、爐頂模塊修復,減少熱損失12%。復產后,通過優化助燃風機頻率與空燃比參數,熱風溫度提升8%,噸鋼天然氣耗同比下降18.77%,降本144.27萬元。此外,重構爐門PLC程序后,爐門開啟時間減少30%,熱裝熱送率提升40%,綜合能耗顯著下降。
精益用電挖潛:噸鋼電耗創新低
在用電管理上,熱軋廠通過重構輥道電機PLC控制邏輯,精準管控空轉時段,每塊坯料可節約用電1.89kWh。同時,推行“檢修斷電-換輥調頻-照明分級”管理模式,2月噸鋼電耗同比下降8.84%,降本36.12萬元,創下歷史新低。
循環利用降本:年節約28萬元
熱軋廠打破工序壁壘,創新實施黑皮卷打包帶“二次利用”方案。將拆卸的鍍鋅打包帶遷移至成品庫用于白皮卷捆扎,年均減少打包帶采購量106.4噸,直接降本28萬元。
“精打細算做好成本賬,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廠長羅興壯表示,接下來將繼續深化"數據驅動+全員參與"模式,構建分鐘級生產監控平臺,持續挖掘降本增效潛力。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