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貫徹落實《關于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的指導意見》和《關于黑龍江省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的實施意見》,推動全省落后產能退出,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考察黑龍江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法依規促進落后產能退出,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促進全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基本原則
——企業主體。強化市場競爭機制和倒逼機制,發揮企業市場主體作用,強化企業責任意識,促進優勝劣汰,優化供給結構。
——依法依規。強化法治意識,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約束作用和技術標準的門檻作用,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
——統籌推進。進一步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加強部門協同,運用能耗、環保、質量、安全、技術等綜合標準,統籌推進本地區重點行業落后產能退出。
三、工作計劃任務和責任分工
按照《關于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的指導意見》,根據各市地和有關部門調查摸底實際情況,2019年全省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計劃任務如下:
1.電力行業:國電雙鴨山發電有限公司1#、同江市長恒熱電有限公司4#、5#,嘉蔭縣華銀熱電廠1#、2#,海倫市南華糖業有限公司自備電廠1#、2#,海倫市地勢坤生物熱電有限公司3#、4#。(省發改委督促相關市地落實)
2.煤炭行業:關閉退出39處煤礦。(省煤管局督促相關市地落實)
3.環保領域:伊春市長瑞紙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線徹底拆除。(省生態環境廳督促伊春市落實)
四、時間節點
(一)制定工作方案(2019年5月底前)
各市地要主動向相關企業解讀國家產業政策和法律法規,引導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依法依規有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要組織企業制定淘汰落后產能實施方案,并在地方政府門戶網站公告計劃淘汰企業名單及落后設備清單、產能。
(二)組織退出(2019年12月底前)
有關市地要按照國家有關產業政策規定,督促企業淘汰相關工藝技術裝備,須拆除相應主體設備。具備拆除條件的應立即拆除;暫不具備拆除條件的,應立即斷水、斷電,拆除動力裝置,封存主體設備(生產線),企業向社會公開承諾不再恢復生產,并在地方政府門戶網站進行公告。
(三)組織驗收(2020年1月底前)
有關市地相關部門要組成驗收組,對本地區所屬淘汰落后產能項目逐一進行驗收,檢查落后產能主體設備(生產線)是否已經拆除,對拆除的落后設備前后對比情況進行留影存檔,出具淘汰落后產能驗收意見,并將相關驗收資料存檔以備檢查。
電力行業由省級煤電淘汰落后產能部門組織驗收。
煤、電落后產能淘汰后,要在省級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予以公告。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市地要充分認識到淘汰落后產能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和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要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加強組織領導,逐戶企業制定實施方案,明確任務,落實責任,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確保落后產能不投入生產。
(二)健全工作機制。按照《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關于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的指導意見》的相關要求,建立健全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協調機制,各市地工信、發改、煤炭、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要依據職能分工分別履行牽頭職責,強化綜合協調,形成工作合力,把握時間節點,統籌推進工作,暢通信息共享渠道,發揮聯合懲戒和信用約束在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作用。各職能部門要強化執法監督,完善配套政策,主動開展工作。
(三)強化責任落實。各市地工信、發改、煤炭、生態環境、市場監督、應急管理等主管部門,要利用能耗、環保、質量、安全、技術等法律法規和標準,綜合運用法律法規、經濟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依規督促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對限期內未退出的企業,會同相關部門實施聯合執法,強制淘汰落后產能,不使落后產能投入生產。
(四)強化監督檢查。要強化社會和輿論監督,完善舉報受理和調查制度,強化舉報核查,并將核查處理結果與淘汰落后產能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共享。對漏報、瞞報落后產能并經舉報或媒體反映核實的,將依法依規追究相關部門責任。各市地工信、發改、煤炭等相關部門和單位要及時了解、掌握工作進展,定期進行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積極協調解決。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