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記者從濟南城投集團了解到,在近日公示的濟鋼片區控規中,規劃形成“一芯、一環、兩帶、多組團”的空間結構。其中,這“一芯”就是都市文化公園,占地面積680余畝,相當于再造一個泉城公園(園區面積約700畝),總規模約有兩個泉城廣場大小。在“中央綠芯”中,有一處文化設施,這就是濟鋼主廠區搬遷后保留下來的3200立方米高爐,其2010年投產時曾是山東省最大的高爐。2017年6月29日上午,濟鋼3200立方米高爐出完最后一爐鐵水后停爐,拉開了濟鋼搬遷轉產的序幕。
濟鋼主廠區搬遷后,截至目前,拆除工作已完成85%以上,片區控規公示結束后,整理熟化出來的近4000畝土地將會分批入市。記者了解到,整個主廠區除3200立方米高爐保留外,已確定保留2.5米中板廠、一小型廠以及濟鋼地標“凱旋門”,保留了濟南人特有的“廠區記憶”。在片區城市設計中,計劃對3200立方米高爐植入文博展覽功能,將其改造為濟南鋼鐵產業博物館及文化中心。國內鋼鐵廠中,首鋼搬遷后,作為標志性符號的3號高爐就被改造為鋼鐵博物館。
作為片區開發主體,濟南城投集團計劃把3200立方米高爐作為核心地標,形成集生態休閑、體育運動、主題博覽、工業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體的特色主題公園。據了解,3200立方米高爐地塊附近,還將開發10萬平方米的地下空間,為工業旅游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濟鋼片區北至響泉路,南至膠濟鐵路,東至繞城高速東環線,西至鳳簫路—龍脊河,總用地面積約826.7公頃。這里有濟南五大泉群之一的白泉濕地,南有集自然景色與歷史文化于一體的鮑山公園,韓倉河穿境而過,西距華山湖不遠。片區通過規劃多條生態廊道與新東站核心區、鮑山公園及白泉濕地公園進行聯動。
“我們計劃打造200米寬的韓倉河生態景觀帶,其中河面就有80米寬。”據濟南城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韓倉河流經濟鋼片區段將是整條河道景觀最寬、最美的一段,河道兩岸綠化帶各30米寬,西岸主干路鳳鳴北路45米寬、東岸15米寬支路,200米寬景觀帶和都市文化公園、3200立方米高爐文化地標共同形成新東站片區最具特色的生態休閑空間。曾經“鋼的城”,加速跑向“綠芯之城”,成為泉水山水現代演繹、東部協同發展核心、工業文明轉型標桿,打造濟南東部副中心協同發展載體、泉城生態當代再現的示范標桿。
據了解,濟鋼片區的交通發展以建設與新東站區域一體化的綜合型現代化門戶樞紐為導向,形成軌道交通“三線七站”的布局,構造安全、綠色、活力和智慧的城市道路空間。片區南側的地鐵2號線計劃2020年通車,西側的地鐵3號線已通車,濟南地鐵二期規劃中有6號線、9號線穿境而過。在濟南市投促局推出的第四批重點招商項目介紹中,遠期還預留M7線。
另外此次片區兩個核心街區各規劃一個“鄰里中心”,踐行“15分鐘生活圈”的理念,配置文化活動中心、體育活動中心、幼兒園、中小學、醫療衛生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滿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