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清楚記得在十二年前兒子還上學前班的時候,因為上班比較早6點30分左右的天還是黑漆漆的。每每到了快要出門的時候兒子就比較磨蹭,一會要喝水,一會要上廁所,一會要個吃的.....眼看著鐘表的時針噠噠的敲在我心尖上,我一會兒看看表一會兒看看兒子,我只有一言不發的拽著他肉呼呼的小手奔向幼兒園并時不時的瞟一眼兒子那掛在眼眶的熱淚珠和嘟起的小嘴。到了幼兒園的門口緊閉的大鐵門,我千叮嚀萬囑咐的告訴兒子“誰拉你你都不走”“學校門一開你就往學校里邊跑”“打掃衛生的奶奶掃地了你就可以叫奶奶”“沒事,你最棒了!一會會天就亮了,老師就來了”我故作鎮定給兒子說著,強忍著即將噴泄的眼淚去撕開兒子緊緊抓住的小手,兒子再也無可奈何的松開手大聲哭著說:“媽媽,我不哭,天一會會就亮了”“老師馬上就來了”“掃地的老奶奶馬上就來了”“我是小男子漢”“媽媽要上班不能遲到,遲到了要被領導訓的”.....幾乎是每一個漆黑的早上我和兒子都要演繹這一場乖巧兒和狠心娘的“母子別離”的場景劇。我總是眼睛紅腫刮著兩行淚珠去上班,太多的時候我多想在孩子最需要我的時候給兒子一個擁抱;多想和別的小朋友爸爸媽媽一樣到點了高高興興的把她送進幼兒園;多想讓兒子和別的小朋友一樣無憂無慮的成長。
“媽媽,星期五放假了,明天不用上學了”兒子的稚嫩的歡呼聲從一樓一直傳到四樓。
“媽媽明天不上班陪寶貝玩好不好”。
兒子開心的抱著我說“耶耶耶,媽媽明天不用上班了,果果不用一個人早早去上學嘍”。
突然好安靜啊!我側目看見兒子望著每次回家的背包在發呆,不由得我開口了“兒子,想啥呢?這么認真啊。”
“媽媽,明天是要放假了?媽媽也不用上班,我們是不是可以回家看爸爸了?爸爸不用上課了吧?爸爸放假不放假?”兒子一口氣冒出幾個問題眼巴巴的等著我回答。
我這才想起來兒子有好幾個星期沒有看到爸爸了,每次想爸爸的時候都是晚上打個電話,QQ視頻一下。每次掛電話之前兒子都會說:“爸爸,我很乖的,我能幫媽媽干好多活的,你放心的給哥哥姐姐們上課,等你放假了記得來看我,記得給我買好吃的哦!”耳邊縈繞著兒子鈴鐺般的聲音和一連串的問題,我的視線有些模糊了。
我努力地給兒子一個大大的笑容,把他抱在懷里告訴他:“寶貝,明天必須可以回家哦,而且你爸爸也不用上課了專門陪你玩”“真的嗎?”兒子長大了小嘴巴、小眼珠珠子瞪得睜圓。在得到再次確認的時候,終于按奈不住激動地蹦了起來,在客廳里張臂膀瘋跑,邊跑邊喊“可以見爸爸嘍”“爸爸可以陪我踢球了”“可以坐摩托車兜風了”......看著兒子陶醉在自己簡單的幸福里,突然間,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百感交織。
他們父子兩個之間的相處方式相比別的小朋友更簡單,更男人。玩的時候沒邊的放任,不計后果,不能觸碰的底線決不讓步。我清楚地記得在他,他們父子商量好到黃河灘玩沙子,回來寫完作業再睡覺。回來因為吹風兒子發燒39度耷拉著腦袋不愿意寫作業。“難受怎么了,難受就可以說話不算話,就可以不寫作業嗎?”“最快的速度寫,寫完了到醫務室去找醫生看看”“能不能今天寫一半,明天早早起來寫完”兒子可憐兮兮的瞅著爸爸。“不行,想都不要想,男孩子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否則會失信于人的”兒子硬是撇著小嘴,從嗓子不停地發出難受的聲音,臉蛋燒得通紅撐到了寫完作業。爸爸飛快的抱起兒子沖向了醫務室,進門先說“快,我兒子發燒了已經量過體溫了先給打一針退燒藥再檢查”一邊說著一邊又一次給兒子量體溫,用酒精擦拭身體,不停地叫兒子喝水......直到打完點滴他都一個姿勢沒變的抱著兒子問“還難受不,還有哪里不舒服,給醫生阿姨說”。兒子更是讓我無語“爸爸我好多了,好像已經不燒了我能夠自己走了,你歇會咱回家”一艘拖著我一手托著爸爸蹦噠蹦噠咿呀咿呀的給我們講著幼兒園發生的好玩的事。
其實,孩子奢望的快樂從來都跟我們給予他的條件沒有多大關系,因為再好的玩具也不過他一時的興趣而已,唯有父母的陪伴才令他永不厭倦。同樣是一本書、一張圖畫紙,我們不動,他就興致缺缺,如果有我們在,他就興致盎然,和父母搶著干一件事情或者模仿父母干一件事情從來都是他的最愛。一想起我們一大家人一起爬山、我們一家三口打籃球時兒子銀鈴般的笑聲,就讓我心醉;陪著他和小朋玩耍、親自送他去學校的得意和驕傲,就令我發癡,我知道他那會的開心和快樂,遠比我把他一個人擱在兒童樂園、送他一堆冷冰冰的玩具,要來得實在、滿足,孩子生來就是父母手心里的寶,從來都沒有孤單的快樂,不陪伴的安然自得。
作為父母的我們在忙著為生計奔波的同時,請多花一點時間給孩子,陪他們吃飯、學習、玩耍、睡覺,分享他們的樂趣和小心思,看他們慢慢長大,給予他們最真實、最平常的家庭歡樂,做他們幼小心靈的安全港灣,這對孩子的一生都大有裨益。陪他們長大,陪我們變老!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