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恰逢弟弟的婚事,我便回家幫忙,到家時已經很晚了,母親卻沒有休息,一直在火爐前等我們兄弟幾人平安到家。吃完飯又寒暄了一陣后便準備休息,這時母親不知從哪里拿出一個紙箱子來,放在我們兄弟的面前,我當時還很好奇里面裝的是什么東西,未等我開口母親便說道:“這是十幾年前我做的布鞋,本來是給你們幾個結婚用的,但都沒用上,現在眼睛也花了,手也不方便,再也做不了了,你們一人選一雙,穿著暖和,走山路也舒服……”。聽完母親的話后,我急忙打開箱子,里面有十幾雙布鞋,大小不一,顏色也不一致,明顯是母親根據當時主要親戚的腳的大小來設計和制作的,在再三推辭無果后,我便選擇了一雙黑色的大小合適的布鞋,謝過母親后便前往房間準備休息。
因為長途奔波,本來很疲憊的我躺在床上卻久久不能入眠,想想母親都頭發半白、進入花甲之年的人了,還時時刻刻為兒女們著想,她真的太辛苦了。再轉過頭看看枕前的布鞋,眼角不由地濕潤起來,瞬間母親那些年做布鞋的情景就如同放電影一樣在我腦海閃現,一遍又一遍……
布鞋又稱“千層底”,是全部由布做出來的鞋子,一般由鞋底、鞋幫及松緊布組成。做布鞋的工序也十分復雜,要根據不同人腳的大小設計鞋樣兒,然后用漿糊和布“打鞋殼”,在要剪鞋幫、其次就是用麻絲搓線,最難和耗時最長的就是縫鞋底兒,必須一針一針來完成,一雙布鞋完成鞋底兒的縫線少則一周,長則十天半個月,記憶中母親年輕的時候都會利用農閑時節或者下雨下雪時節做針線活,其中最多的就是做布鞋。那時候農村還很窮,一家人一年四季除了買雙雨鞋外,其余天晴時節基本都是穿布鞋,而這一重任完完全全就落在了母親身上,因為鞋底兒很厚,往往針線很難順利穿過,除了用頂針外,更多的就要靠手的力氣來拉,時常手都會被針扎破,做的時間長了手上都會有很多被針扎破的痕跡,即便是這樣,母親做布鞋連續不斷地做了三十余年,因為家里人口較多,每年母親所做的布鞋都在二十雙以上,而那時我穿鞋有比較費,一年下來都得三四雙布鞋,但每次母親在我一雙穿爛之后都會毫不吝嗇地給我重新換一雙新的,這樣的日子一直到我上大學才終止。不是母親不想做了,也不是她的兒女們覺得布鞋不時尚,而是那一次又一次無情的病魔把母親折磨垮了,我清晰地記得那時母親才五十歲,此后母親的身體越來越差,再也拿不起她的針線盆。
自從母親經歷幾次大病后,我就再也沒有向母親提起布鞋的事,我知道母親身體除了被病魔壓垮外,更多的是她為這個家庭的超負荷付出,當然更多的是為了她的兒女。
十幾年過去了,母親把她珍藏已久的布鞋拿出來,可能是因為感到她終于把幾個孩子的婚事解決了而高興,也可能是母親怕她有一天會把這些布鞋遺留在某個角落而忘卻,更可能是母親想通過她做的布鞋來表達她一直以來對子女們的愛……
不管怎樣,布鞋都曾經是連接母子之情最直接最簡單的愛,是永遠不會褪色的溫暖的太陽,是夜空中照亮前行道路的最閃亮的星星。
在無數次的回憶中,我逐漸進入夢境,我依稀看見年輕的母親做在門前大樹下的是凳子上,前面的石桌上放著針線籃,而母親的左手上拿著一雙鞋底兒,右手上針線來回地在鞋底上寫穿梭,而她的孩子們圍繞在她的膝前,歡聲笑語響徹在小小的村落……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