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受環保因素影響,濟源鋼鐵5#高爐緊急休風封爐28天,為濟源鋼鐵歷史上首次長期封爐;高爐在恢復過程首次采用在線安裝氧槍等技術,在點火復產1天后轉順,4天后達到正常指標,為我廠在封爐操作上積累經驗。
關鍵字:長期封爐 快速復產 在線安裝氧槍
濟源鋼鐵5#高爐于2004年2月8日開爐點火,爐容508m3,采用密閉軟水循環,無料鐘串罐式爐頂。開爐后爐況一直保持穩定順行,但冷卻壁破損嚴重,于2013年3月25日大修。2017年12月4日6:40受供暖季環保因素緊急休風封爐,于2017年12月31日18:10點火開爐,共封爐27天11小時30分鐘。在2018年元月2日零點班風用全,高爐快速恢復正常生產。
1 封爐
1.1封爐背景
2017年12月份為河南省供暖季環保(治霾)攻堅月,濟源市要求我廠減產50%,燒結停雙機,因4#高爐已進入大修,要求再封一座爐一個月,廠部定為5#高爐。
1.2封爐料
12月3日接到封爐通知后,由于原燃料倉都是正常料,無法在封爐料里同時配加白云石、錳礦、螢石等常規設計的封爐料,只能騰空一個熔劑倉上螢石。12月4日零點班第2批開始下封爐料,組成:焦批5000kg,礦批17400kg(混合燒結礦81.90%+鐵山球團6.03%+廠球10.34%+螢石1.72%),負荷3.28;第12.5批開始下凈焦,焦批5000kg,下到第30.5批結束,休風停爐;故封爐料僅下了175噸凈焦。布料方式采用單環(焦22°礦20°),下凈焦時α角18°。
1.3封爐前熱制及造渣
1.4封爐前操作
12月3日四點班第24批(總共56批)開始輕負荷料,計劃控煤。焦炭負荷由正常的3.96輕至3.67,礦批由18噸縮至17.4噸。到位后,小時煤量由12噸逐漸退至7噸。4日4:00停煤停氧,5:40退出TRT。
1.5封爐料線
到12月4日6:40休下風,封爐開始;實測料線7.7米,爐喉北側人孔打開,料面點火,后未再關閉;爐頂放散閥開一個蓋一個。
1.6封爐過程
直風管全部卸下,確認風口套全部無漏水現象,將風口小套用白干泥填滿堵實,大套與爐殼間抹黃油;冷卻水未關死,留點滴水量。封爐5天后,料面煤氣火熄滅,說明風口堵的嚴實,不進風。
2 開爐前的鐵口處理
2.1 送風前鐵口預埋氧槍
將鐵口燒透,埋進氧槍,第一根在12月30日18:30插進,氧氣0.2Mpa,壓縮空氣0.1 Mpa。31日10:00計劃關氣拔氧槍,因關錯順序,氧槍燒壞,天車和泥泡都不能拔出來,用氧氣燒出,渣鐵少許。第二根在31日11:58時插進,氧氣0.15 Mpa,空氣0.10 Mpa。
2.2 二次在線安裝氧槍
氧槍18:10時送風通氧,氧氣壓力開到0.5 Mpa,空氣壓力0.2Mpa,到22:40時氧槍燒壞,使用天車拔出,流出少量熔渣。堵口后,再次安裝自制氧槍,利用開口機打進鐵口(第一根木質錐,開氧氣后一下子燒壞,第二根使用鐵質錐),控制氧氣壓力0.5 Mpa、空氣壓力0.6 Mpa。至3:35拔出氧槍開鐵口,渣鐵自動流出,渣鐵流出約5米,后用泥炮堵口,不再埋氧槍。
3 開爐過程
3.1開爐料構成
送風前料線8.7米(實測),該料線到風口容積228m3,燜爐料為凈焦175噸,折合體積為237m3,說明凈焦到達風口(從實際送風出渣鐵看,分析準確),料線距爐腰上沿距離為3米。
實際裝料從空焦段開始裝,生鐵硅按3.0%,爐渣堿度按1.0倍進行設計。
3.2開爐操作
開爐初期簡約描述如下:12月31日18:10送風,送風風口1#、2#、3#、13#和14#共5個,其余用磚堵(送風前將風口全部搗開,未見紅焦炭,但焦炭很干);18:40時13#、14#風口著火,18:50時3#、1#、2#依次著火。19:00風壓加到60kPa,19:36風壓80 kPa,20:00風壓90 kPa;21:00引氣,21:45風壓按113 kPa穩定走下去,頂壓控制56 kPa,風溫控制在860℃。22:40鐵口自開流出少量渣,22:55堵口(2塊泥)。31日四點班共下料13.5大批,布料角度:KK17PP16。
元月1日2:30第16小批下后見料面,西尺4.31米,東尺4.97米;3:12加風到130 kPa,3:35打開鐵口(拔氧槍后渣鐵自動流出),渣鐵約8米,此時料線西尺4.13米,東尺4.98米;4:40第二次開口(鉆開),料線西尺3.86米,東尺4.60米,出渣鐵流到事故坑;5:00加風到144 kPa,6:06第三次打開鐵口,出鐵10分鐘,料線西尺3.10米,東尺3.41米,布料角度均加一度,即:KK18PP17。此后每隔1.5小時開始出鐵,并逐步捅開風口、加風,13:00后按正常出鐵時間進行控制;至2日2:33出鐵后,爐溫降到位,高爐恢復正常生產。
3.3捅風口進程
3.4加風情況
從送風到加全,行程平穩,呈階梯式,未出現反復。
3.5 鐵水溫度及生鐵含硅
從1日能測溫時,11:38出鐵約15噸,鐵水溫度1481℃,生鐵含硅估計2.2%,此后爐溫始終控制在1475-1505℃間,相對穩定。生鐵含硅在2日2:33出鐵降到0.92%,生鐵含硫0.010-0.030%間(最高一次0.049%),開始計量產量。
3.6 原燃料調整
以下統計的為開爐料下完后的正常料,按1日全天73批料,2日129批料排序。
至2日四點班負荷到位,高爐調劑到位,生產恢復正常運行。5日夜班倉內螢石用完停用;11日倉內錳礦用完停用。
3.7 富氧噴煤
1日18點開始富氧噴煤,小時煤量4噸,富氧600m3/h,兩個小時后氧加到950m3/h,煤量不變。2日隨焦炭負荷增加,富氧噴煤量隨之加大。
3.8 指標
4 總結
4.1本次封爐未封蓋料面,風口大、中、小套之間均抹黃油密閉。封爐前后料面下降1米(封爐前料線7.7米,開爐時料線8.7米),對復風恢復影響不大。
4.2本次開爐前鐵口預埋氧槍及在線安裝氧槍加熱爐缸,有助于開爐恢復進度,僅用一天多時間即轉入順行,行程穩定,無懸料現象。
4.3封爐前最后一次鐵出凈后封爐,爐缸無殘渣鐵,復風后鐵口與風口通道透氣,爐前開鐵口容易,爐前勞動強度低。
4.4封爐和開爐過程中冷卻設備無損壞、漏水現象,降低了爐況恢復難度。
(責任編輯:zgltw)